浙大培训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成立

发布日期:2019-05-21 访问次数:4126次

      在浙江大学喜迎建校122周年之际,5月20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在紫金港校区成立,进一步形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艺术与考古学科生态体系。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讲话,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为学院负责人颁发聘书。校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曦、原副校长卜凡孝出席,副校长罗卫东主持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宏建宣读成立文件。

学校领导与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主任陈振濂,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以及新成立学院院长白谦慎共同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揭牌,见证一个新学院的诞生。

      任少波指出,塑造灵魂始终是大学的重要使命,高水平大学是文化艺术的重要源头,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大多都拥有一流的文博和艺术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思想源泉和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灵感和广阔舞台,社会大变革、社会大转型也对文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高水平大学必须打造一流的思想文化高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应运而生,这是学校立德树人、繁荣振兴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必将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

      任少波希望学院在建设与发展中,要坚持以文化人,在铸魂育人上发挥重要作用,开好高质量的通识课,落实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教学功能,加强联合育人,对全校的人才培养产生辐射效应;要坚持一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和人才队伍,在入主流、拓新局、聚人才等方面统一于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要坚持文明互鉴,开展高层次的文化传承创新,培育精品力作,加强文化传播,推动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仪式上,白谦慎、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许江、曹鸿分别致辞。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整合艺术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等单位建立。学院以“5系+1馆”为主要建设架构,拟先设考古与文博系、艺术史系、美术学系、设计艺术系四个学系和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条件成熟时将“考古与文博系”分设成“考古学系”和“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系”。

      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考古学两个一级学科和艺术设计学二级学科,考古学、艺术学理论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60人,本硕博学生430余人,有文物与博物馆学、书法学、中国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本科专业。

当天,与会嘉宾还参观了筹建中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学校各学院(系)、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代表,校友代表以及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师生参加成立仪式。

      链接阅读

      浙江大学有着悠久的艺术与考古教育传统。解放前的老浙大就有考古学科,归入人类学系,拥有夏鼐、沙孟海等名师,培养出石兴邦、王仲殊、黄盛璋、毛昭晰等一批著名考古学家和博物馆学专家。1978年,在夏鼐先生支持下,学校率先向教育部申请创办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计划。2008年,在原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基础上,组建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归属人文学院。

同时,浙江大学也有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1998年组建新浙江大学时,学校成立了艺术学系。鉴于学科重要性与基础较薄弱的状况,学校决定艺术系依托人文学院管理,但又相对独立,对外可称艺术学院。2005年,学校成立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主要服务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和研究工作。

      2008年,学校决定筹建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致力于培养、提升师生和公众的美学素养、视觉能力及批判性思维。2010年,学校成立文化遗产研究院,以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为方向,依托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以科技考古为主要特色,发挥平台优势。浙江大学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08年设立,拥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学校“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计划”支持学科。艺术学200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18年,艺术学理论、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教育部批准。 

Copyright © 2012,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Reserved.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地址: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 电话:0571-8697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