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如何推进?看浙江“千万工程”七大经验

发布日期:2019-04-03 访问次数:12130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浙江省15年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7方面经验:

1  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首要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其次要坚持生态优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第三要发展绿色产业,“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突破口和新动力,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2  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单一事项,需要硬件改善与软件提升双管齐下,当前举措与长远目标多方协调,产业提振与文化重塑、社会再造共同发力,任重而道远,必须始终保持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力。从浙江“千万工程”15年的经验来看,这个强劲动力,就是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凡属重大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任务越是艰巨,矛盾越是复杂,就越要加强党的领导,需要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上阵,以上率下。要建立明确的“一把手”责任制。“一把手”的“一”字,是排序第一,更是责任第一、担当第一。要建立各司其职的工作推进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把手”亲自抓,还要有分管领导直接抓,要有各相关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建立可考核、能检验的奖惩机制。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

      上承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下接一方百姓殷殷期望,各地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历史的职责和使命,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打出彩、打出水平。

3  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国乡村数量众多,地域广博,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经济水平、风俗文化等千差万别。浙江“千万工程”造就万千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乡村,其中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学习浙江经验,就要牢牢把握这一要求的精髓,不简单照搬城镇规划,不搞“一刀切”,区别不同情况,科学准确地把握乡村的多样性,让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浮现于广袤的农村大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只要我们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科学发展、齐心戮力,必能走出一条适合各地农村特点的环境整治之路,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乡村图景。

4  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

       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是整洁、卫生、环保、美丽是所有农民的共同需求。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核心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品质,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推进包括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素质、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内的各项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本思想”贯穿“千万工程”始终,这既是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出发点,也是方法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聚焦农民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问题,在治理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等方面持续发力,处理好“难与易”、“快与慢”、“点与面”的关系,不搞脱离农村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的形象工程,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成为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益的“民心工程”。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只有统筹考虑发展水平和农民关切,科学确定目标任务,有序推进整治进度,才能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真正让农村美起来、生活好起来。

5  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不是抓一两项工作、努力一两年就能干成的。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就是要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从根本上看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体现,是许多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落后、环境治理缺位的结果,问题累积多、治理底子薄。它涉及硬件和软件、技术和机制、设施和观念等许多方面,仅当下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涉及到农村厕所改造、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领域,可谓千头万绪、百端待举。放眼长远,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后续管护机制,若不能改变农村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落后观念,就难以达到治本之效。因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从根上革除弊病,从面上实现普惠共享。

       我们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姿态,传好接力棒,压实干部责任,调动好各方面资源,开展好各方面工作,早日画出村美业美人美的大美乡村。

6  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方方面面,无论是改水改厕、河道治理、村容改善等硬工程建设,还是垃圾的清运、污水管网的维护等软机制建立,都需要资金为后盾,都离不开实打实的投入。纵观浙江15年来的实践,一个显著的特点和重要的经验,就是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激活真抓实干的动力,不断强化要素保障,筑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物质基础。

      要加大投入,钱从哪里来?浙江省的做法是,通过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有效解决了投入不足的问题。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就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舍得投入、善于投入,用活资金、用好资源、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做好整合的文章。二要拓宽资金渠道,形成多元的格局。三要需要注意的是,要坚持真金白银的投入,并不意味着经济落后的地区就没法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所谓“穷有穷过,富有富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既要防止某些地区搞过度建设、盲目攀比,也要避免消极无为,不见投入不干事。

7  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

      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

Copyright © 2012,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Reserved.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地址: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 电话:0571-8697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