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浙大培训 > 浙大动态

【农民日报】量身定制 谋定而动——浙江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之道

发布日期:2022-11-21<>访问次数:1398次

       近期,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热闹异常,来自全国各地农业领域身经百战的“头雁”纷纷落脚在此充电加油。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头雁”培育是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今年刚推出的项目,旨在培育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合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浙大农技推广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系统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头雁项目’的落地,正是各地政府对浙大投出的信任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景权教授认为。

从“飞鸽牌”到“永久牌”—— “1+1+N”的湖州模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今年是浙江大学和湖州市“市校合作”16周年。2006年,浙江大学提出举全校之力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成想,与湖州的“市校合作”一连签订了4期协议,每期五年。今年,正是第四轮的开局之年。

       湖州是鱼米之乡、桑蚕之府。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之后,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着“线断网破人散”的尴尬局面。可要满足这样一个农业高水平发展地区的科技需求,仅仅靠高校教师,恐难解决问题。因为教授在校内得承担大量教学科研任务,服务地方只能是有一天算一天。

       如何将“飞鸽牌”改成“永久牌”,让科研成果通过体系构建真正发挥作用?浙大在和湖州合作过程中,首创“1+1+N”模式:首先组建综合性的“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再按产业发展情况,组建11个市级产业联盟,每个联盟由“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组成;同时,针对湖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组建9个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农业科技进乡村、进企业、进农户行动。

       此后,根据乡村振兴提出的新需求,浙大又打造了“1名乡村振兴首席专家+1个专业团队+若干个乡村主体”的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体系,重点扶持产业带动性强的核心科技示范基地。希望通过“1+1+N”体系的构建,重点解决科研人员走后,农技推广难以持续的问题。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珂教授一直认为,高校教师搞农技推广,一天是一天,总有走的那天,要让技术有传承,就必须培养当地的“土专家”。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汪炳良教授是蔬菜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在湖州10多年里,他带领联盟专家开展“三新”技术引进、集成与示范,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的厚皮甜瓜新品种3个,制定省、市地方标准5个。实践中,他颇为注重“新农人培养”,联盟中有8人晋升正高、4人晋升副高职称,核心基地的总经理施星仁就获全国首届“新农人”奖。

       浙大的这一农技推广体系不仅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而且在推动湖州农业农村发展中立下汗马功劳。2019年,湖州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2021年,成为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湖州连续6年蝉联第一,去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1.65∶1。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自2022年起依托高校力量每年为每个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带动全国5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

从“重理轻文”到“文理并重”—— “2+4”的云南景东扶贫模式

       贫困往往是综合性现象,除了经济落后等显性问题外,还伴有人才、资金等资源短缺,特别是理念相对陈旧。而消除贫困的方法,不仅要通过农业科技推广来发展产业,更需要通过理念的普及、视野的开拓,来挖掉脑中的“穷根”。这种“文理并重”的扶贫模式,在浙大对口帮扶云南景东时,得到了有效构建。

       景东是云南6个单一彝族自治县之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

       浙大曾经多年承担“国际扶贫”培训项目,对贫困发生的根源以及应对的方法有着深刻理解。因此,浙大认为,面对贫困地区的农技推广,应该创新体制机制,在产业帮扶、科技帮扶、教育帮扶等方面同时发力,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教育与人才对接、医疗与健康品质跃升。这一帮扶理念不仅为景东提供外在的、有效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组织保证,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提供内在的、认识层面的“洗脑”。

       “景东模式”的具体做法是“2+4”首席专家制度,即由浙大选派两位卓有建树的“软科学大家”担任景东的政府顾问,负责区域发展视野的拓宽、发展理念的普及;再针对景东产业情况,选派四位“农技大咖”担任首席专家,分别指导食用菌、茶叶、乌骨鸡、核桃这四大特色产业。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专家进行项目研发,最终实现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乡村的协同联动。

       黄祖辉是浙大选派的两位“软科学大家”之一,每年要跋涉数千公里,前往景东做一场为时两个小时的学术报告。其报告不仅站在全球学术高度开启当地干部的“思想之窗”,而且结合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探索,为当地带去可落地、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在清除思想认识上的发展障碍后,四位“农技大咖”各自盯住一个产业,进行深度调研、持续跟踪,并申请学校的专项经费,进行科研立项,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陈再鸣是食用菌方面的专家,2014年到景东调研后发现,这里的气候和环境十分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因此当即与景东达成了合作种植灵芝的意向。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景东,他还发现了稀有野生食用菌“小香覃”,经过精心纯化培养后,获得了宝贵的“小香覃”纯菌种。

       目前,景东的农业发展理念、农业发展水平,在云南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政府正式发文,摘掉了戴在景东头上多年的贫困帽子。定点帮扶10年来,浙大举全校之力助推景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科研、人才等优势,在选对产业方面提供智库服务,在做大做强产业方面提供科技服务,在做好产品销售方面提供创新方式,打造了“资源-科技-市场”一体化、大循环产业帮扶模式,浙大也因此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集体。

从“单枪匹马”到“集群作战”—— 常山胡柚崛起的背后

       谁都知道,高校的科研成果最为富集,但这些成果往往掌握在教师手中,比较零散,加上体制机制等种种原因,以致很难发挥实际效用。站在需求者角度看,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最终都将表现为综合性的需求,需要从产业链构建出发进行系统部署、全面发力。

       正是为了解决供需双方这一共同痛点,浙大与地方政府往往一拍即合,构建起一个又一个的科研平台。目前,浙大已在河南、山东、海南等地合作建立涉农新型研发机构,还积极布点江西、新疆、黑龙江等地,推进“集成化”创新团队建设,浙江大学(常山)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一个。

       常山是浙江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常山胡柚作为浙江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的产品,一度大红大紫,但在柑橘品类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因为种种原因跌入谷底。有人惊呼:常山胡柚比水贱!

       浙江大学(常山)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后,根据县里提出的技术攻关清单,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形式,依托浙大多学科优势,迅速组建起4个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团队。据中心主任吴迪介绍,每个团队分别负责一个研究方向,攻关良种选育与采后贮运、自动化运输、资源增值加工、全果药用价值利用等诸多关键技术。“团队总共40多人,横跨农学、医药学、工学、信息学等学科,非浙大这样的综合性高校莫属。”

       “集群作战”很快在更大范围,协同起更为强大的科研力量。由浙江艾佳食品有限公司牵头,刘东红教授主持的“胡柚全果高值化利用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很快就获得浙江省“尖兵”“领雁”立项。一鼓作气,双方又将联合申报“胡柚药用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

       2022年,“双柚汁”成为市场宠儿,再加上“胡柚膏”等其他深加工产品,估计已消化掉40%的胡柚。在此基础上,常山胡柚的鲜果销售及其附加值如何进一步提升,成为亟须解决的新课题。

       “我们计划引进传媒学院的胡晓云团队,对常山胡柚进行品牌重塑。通过精准的定位、创意的设计、有效的传播,重构常山胡柚在消费市场的认知。”根据计划,十四五期末,常山胡柚将达到100亿元产值。有了浙大“集群作战”模式的加持,县委书记潘晓辉在“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言时底气十足。

(来源:农民日报)

Copyright © 2012,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Reserved.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地址: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 电话:0571-8697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