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3-26 访问次数:5082次
近日,浙江富浙资产股权投资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具体运营总规模50亿的浙江省国有资产证券化投资基金。该基金是浙江首个存量资产证券化基金,由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主导发起成立,有望盘活上百亿元的国有资产,提升浙江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加快国有资产资本化运作。
浙江省从2017年、2018年分别开始开展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简称“两类公司”),“两类公司”为加快省属国企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提供了综合性改革的试验田。
“两类公司”试点中,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称“省国资运营公司”)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一家省级国资运营公司,其以顶层设计新机制、国有资本市场化的创新尝试,为全面推进浙江国企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提供参考答案。不久前,省国资运营公司“浙江模式”的试点成效被国务院国资委点赞。
新机制:顶层设计 创新公司治理
在省国资运营公司,经营层提交的重要议案,董事会决策前要先提交党委会进行前置审议,党委会认为该事项符合公司功能定位、符合公司改革发展的方向后,再提交董事会审议决策。
这是省国资运营公司重大决议的审核流程,其不同之处在于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方案先交由公司党委会进行前置审议同意后,再行提交董事会审议决策。
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企业决策重大事项前置程序,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2017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省国资运营公司,作为改革的新生试验田,也为公司治理层面的顶层设计提供绝佳契机——省国资运营公司将党委会前置,由党委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当一个重大经营事项被认为不符合战略方向时,党委拥有否决权,即所谓“点头不算,摇头算”。经党委会审议通过后,交由董事会作市场化风险判断,并进行审议决策。
2017年6月20日,浙江日报刊发一则招聘广告——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招募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以百万年薪与弹性绩效为酬,募天下英才。(图片来源:《浙江日报》电子版网络截图)
除了党委会前置,省国资运营公司在治理方面的“顶层设计”还表现在董事会成员外部董事占多数、经营层全部由职业经理人组成。
“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从公司改革发展的角度对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决策,对审议事项有权提出否定意见。其独立性,可以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决策更加全面、科学。”省国资运营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任潮龙这样告诉记者。
“董事会成员外部董事占多数和经营层全部为职业经理人的公司治理架构特色,在全国同行中都属少见。”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童海桑介绍说。通过党委会前置、董事会成员外部董事占多数、经营层全部实行职业经理人,并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营层三者的权责边界,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构架。
管资本:资产证券化 做大做强国资
“两类公司”试点的意义,在于探索深化国企改革中如何从“管企业”向 “管资本”转变。
2018年9月25日,由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基金债)获批,成为自资管新规出台后,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首支基金债,破解了融资资金一般不得用于基金出资的难题,是直接融资工具品种的创新,作为模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创新与突破仍在继续。就在几天前,浙江省首单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票据(CMBN)成功发行,创下当时CMBN最低发行利率。“这是省国资运营公司利用其旗下存量房产的收益权进行融资,是国企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盘活存量资产的尝试。”任潮龙说道。
除了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撬动社会资金,加快发挥资产证券化,省国资运营公司还在摸索如何对划入自身的上市公司股权加强市值管理,加强国资流动增值,但不介入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因承接省属企业内部重组、股权多元化、上市培育等混改而需调整剥离的各类资产,省国资运营公司成为多家省属一级企业的持股股东。
2018年11月29日,省国资运营公司对持股34.06%的一级公司物产中大进行增持,与赞成集团商定新一轮国有股分红方案,增加国有资本约9000万元。此外,省国资运营公司还决策推进了省军工集团引战、支持省农发集团做强主业、省交规院混改等项目。面对持股一级企业,省国资运营公司做积极股东,“用手投票”“用脚投票”,在进退留转之间优化资源布局,推动国有资本的提升,成为加强国资流动增值的“助推器”。
市场化:撬动社会资本 服务中心工作
2019年1月11日,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与浙江新兴动力合伙企业(简称“新兴动力基金”)签订了部分股票转让协议。
新兴动力基金又被称为浙江国资纾困基金,是由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共同发起和设立的,合作投资目标规模100亿元。此份公告标志着浙江国资纾困基金首单项目正式落地,也是中央、省、地市协同纾困首单。截至目前,已经有四家民企从纾困基金拿到了“救命钱”。通过撬动央企资金,这支基金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以市场化债转股、受让公司股权等方式,缓解浙江民企债务压力,化解省内金融风险。
国资出手为民企纾困,只是省国资运营公司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一个缩影——通过产业基金、资本运作等方式,省国资运营公司开展市场化融资,通过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发挥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浙江省发展大局的“发动机”作用。
12月25日,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浙江富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北京银行杭州分行签署《浙江省国有资产证券化投资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总额50亿元。(图片来源:省国资运营公司)
截至2018年底,省国资运营公司主导、参与设立基金14支,服务浙江国企改革发展。除了上述提到的纾困基金已落地4个项目外,还有100亿元浙江省国企改革发展基金,用于服务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助力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和混改;总规模50亿元新兴产业基金以“科技+金融”助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为主路径;以及开头提及的总规模50亿元投向省内国资存量的江省国有资产证券化投资基金。
截止2018年底,省国资运营公司全合并口径资产总额1673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利润总额65亿元,同比增长47%。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