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3-11 访问次数:3431次
作者:张彦,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02日第06版理论周刊
倘说德是个体的立身之本,那么为政之德便可承立国之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是中国古老的为政纲领,浓厚的德治特质贯穿于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中。历史和实践的更替发展无不印证了道德之于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繁荣富强的教化力量,正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之所言。
体现公权的政德是国家道德文明程度的集中展示,是引领社会道德发展的风向标。新时代锚定了新的历史方位,凸显了新的社会矛盾,意味着党和国家必须肩负新的时代使命以紧跟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十分有必要在执政和行政主体间广泛宣介、纵深培植为政之德,充分发挥政德之“压舱石”的效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基精神之钙和灵魂之钥。
政德之要:守公严私
政德归属于道德范畴,是道德在执政治国中的反映,因此,政德遵循着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阶级社会中,政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和客观现实性,这决定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阶段和民族国家中政德的具体性和特殊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强调的政德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适应于新时代的现实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共产主义道德的必经阶段。政德主要反映着党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立场、政治意识、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等,既是政治实践的动力又是政治实践的保障。政治实践就是公权力的具体运行,党政人员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公权力,公权力所到之处必须以保障、维护和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旨趣。因此,守公严私是政德的核心要义和必然要求。
公私之辩是正确把握政德本质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公职人员手中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道德败坏、作风不古者损害人民利益,损害党和国家尊严,因此,秉公用权、公私分明是最基本的政德,也是对一切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政领导干部则更要进一步处理好公与私的价值排序,做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党政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公私关系的价值遵循。明大德,强调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党性的核心在于人民性,大德即最大的公德,它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考量,守住了公与私的底线,同时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壁垒,是中国共产党政德的深厚内涵。守公德,强调要增强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公德直接指向人民利益,凸显公权力的人民性和从政人员的职能性,是国家政治权力合法运行的必然要求。严私德,强调要严格操守。私德是人们在个人领域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严私德意味着要严格规范个人领域的风气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总的来说,人民性是政德的根本性质,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大德、公德和私德之中,是政德的核心要求。
政德之美:精神涵养
政德作为政治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充溢着精神之美,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政德、立政德、养政德是政治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也是涵养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党内政治生活问题,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系统工程,必须握稳把好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各种因素,从根源上净化党内政治生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醒道:“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政治文化的灵魂涵养作用对理解政德的功能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德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魂,是一种美德与善德,美在无私为公,善在为民服务。政德在经济发展、历史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实践等方面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由此形成的政德成为从政人员为政的“道德律令”,能够有效规制其政治行为。“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政德作为善的精神对涵养人的思想意志、形成深厚的为民情怀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同时,为民、爱民、亲民、利民的政德之美也将不断强化和完善政德。
对清官廉政的讴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永恒主题,西门豹、黄霸、陈希亮、包拯、海瑞等清官形象都在爱民奉献中实现了自身“立德”之不朽。在现代中国,政德同样得到关注和崇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要求的政德是公职人员的必修课。因此,必须脚踏实地,大力激发政德的精神引领和灵魂涵养作用,培育先进政治文化,“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政德之立:敬民笃行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立政德,根本在敬民,政德的最高标准就是敬民、爱民,为人民服务。“敬天保民”“民贵君轻”“民为邦本”“君舟民水”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彰显着人民情怀在国家治理中的分量。因此,敬民之需、敬民之思、敬民之制对于塑造现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社会的“民”是国家的主人,敬民的根本目的是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敬民信仰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追求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并且我国现行制度设计和规制安排无不是敬民信仰的集中体现,无不是在将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追求制度化、可执行化,无不是在努力增强公职人员的人民认同意识。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党的力量就会不断增强,国家富强的道路就会愈加宽广,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也会不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因此,公职人员必须坚定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破除“官本位”的思维意识,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坚持群众工作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
立政德,重点在于笃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劝学”“修身”“齐家”等思想为党政领导干部笃行政德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关于“劝学”,《礼记·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段话将治学分为五个紧密相连的递进阶段,从学习到笃行,强调为学要循序渐进,知行合一。政德并不能自发形成,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认真学习和思考并付诸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政德。其中,“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重点和关键,二者互相促进,不可偏废。毛泽东同志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有的放矢”,因此公职人员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为更好地服务人民解难题、答疑惑而学习和实践。
关于修身,《礼记·中庸》强调:“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政德的体现不仅要求在日常工作时作风过硬,更见乎独处时的行为举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关于“齐家”,在家国一体的古代中国,传统的实践方式是先齐家后治国,虽然“齐家”与“治国”的逻辑演进顺序逐渐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从政逻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家庭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涵养好家风——党员的10堂主题党课》中指出的:“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亦是学风、作风,更是党风和民风。”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良好家风对于党政领导干部培育良好政德的滋养作用,强调立政德必须重视家风建设。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发挥优良家风的塑造和约束功能,真正做到戒贪止欲。
立足新时代,公职人员树立讲政德、立政德的行政思维范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守公严私、精神涵养、敬民笃行从不同角度分别回答了“何为政德的核心要求”“为什么要立政德”以及“如何立政德”的基本问题,共同构成分析和阐释政德的基本维度。适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决胜期,各级公职人员要将立政德落到实处,为人民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同时,党政领导干部应“多积尺寸之功”,深入基层,多做实事,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激励全体人民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本文系国家“马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意义、历史经验和实践探索”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