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12-28 访问次数:3122次
——浙大归来谋发展,让百姓的口袋富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11月1-6日,由江苏省委组织部委托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两学一做”系列之电商扶贫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圆满结束,来自江苏省13个区市的45名大学生村官来到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这次培训给学员们带来了怎样的收获呢?为此,我们专访了三位学员,聆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思考与实践。
“桃园”村官周杰:探索“电商”致富
学员周杰是常州市溧阳市上兴镇蒲村村党总支副书记,今年是他做村官的第五年。2013年,他大学毕业,来到溧阳市上兴镇蒲村做村官。看着村子里农民们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付出,以及不能发财致富的现状,他一直在琢磨出路,思考如何带领村民致富。
在紧密的调研和走访之后,很快在一年之后,周杰决定,要种植水蜜桃。他与另外一位村官一起租赁了50多亩的农民闲置的土地,聘请了一位常年种植水蜜桃的老技术员做顾问,招聘当地农民负责施肥、修枝、采摘等工作,紧锣密鼓地将水蜜桃种植事业开展了起来。三年之后的2017年,水蜜桃开始挂果,第一年的年产量达10000公斤左右。基于自己的朋友圈人脉和互联网推广,2016年水蜜桃初步上市销售,开始盈利。但是周杰指出,根据桃树的生产周期,预计2年后的水蜜桃的年产量能够达到40000公斤左右,如果同时持续开展新品种培育和老熟换新苗,那么产量基本可以稳定。面对这么大的年产量,如何更好地促进销量、推广品牌、增加项目收入,成为一直萦绕在周杰心中的难题。
11月,周杰随着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电商扶贫专题研修班的45位学员一起,来到浙江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在11月1日晚上的破冰仪式上,大家一起通过“分割正方形”的游戏相互认识与熟悉起来,他感到很高兴,因为从游戏中,他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不要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此,周杰在电话采访中对记者讲到:“我们工作的时间很长,往往会被经验所束缚。要转变思维方式,回归简单。”关于这一点对回到工作岗位上开展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周杰表示,他觉得浙大的学习让自己的整体格局得到了提升,思维方式比以前更开阔,在工作中也更加注重整合资源了。2016年,他被借调到了溧阳曹山旅游开发区,工作越来越忙,水蜜桃基地经营管理的时间变得非常有限,自己也一直觉得两头无法兼顾。这次从浙大回去以后,他放开手脚开始“借力”,与村里开始谈合作。周杰说:“以前总觉得谈合作会不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但现在觉得从浙大学习到了要更大胆地理清思路,放手去干。因为自己的初心没有改变,一个是通过创业带领村民致富,一个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迈开大步,联系村集体,邀请村民销售入股和技术入股,一起为水蜜桃基地的发展群策群力。
《常州日报》、人民网对周杰桃园项目的报道
周杰和他培育的水蜜桃
周杰说,其实做电商的思路他一直有,但是来到浙大的学习,让他看到了更多的案例经验,也促进了自己的思考和行为转换。例如自己水蜜桃的品牌原来叫“优果”,他现在也在思考,这个名字会不会太普通,让人们无法记住?改成“桃夭夭”怎么样?此外,培训期间的学习也促使他思考如何改进水蜜桃的产品包装和品牌形象设计。周杰表示,走电商发展之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自己去年的水蜜桃运输上,是按照线下模式去包装的,损耗非常大。这次培训之后,他决定明年必须借鉴市场上好的包装,如使用充气气囊等,降低物流损耗。此外,他也在考虑尝试与当地的农产品电商品牌“白露山”等企业合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建物流渠道,并委托开展水蜜桃深加工,例如制作罐头、桃干等其他产品,延长销售周期和销售方式,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
周杰说,来到杭州这个“电商之都”来学习让他能够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来,更好地独立思考。他回顾了在整个发展桃园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例如投入资金不足、未考虑到人工成本逐年增长等,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他很喜欢大学生村官这份工作,也不打算过了三五年就跳出村官平台考公务员,尤其是通过培训见到这么多的大学生村官同仁之后,他更希望能够真正地扎根农村。采访将近结束时,周杰说:“发展桃园项目的这个过程就像爬楼梯,当你爬到某个顶点时,也不得不转身。感谢这次省委组织部安排我们到浙江大学学习,不仅给了我们如何转身的启发,也给了转身后走向哪里的思路。尤其是江苏省这么多大学生村官彼此借此机会相识,其中有做产品的,有做平台的,大家可以很好地合作起来,真正助力江苏农村的发展。”
硕士村官钱小勇:如何让已完成“城镇化”的村民口袋富起来?
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的村官钱小勇现在是盐城市东台市城东新区南庄村党总支副书记,他所在的村子其实已经基本完成了拆迁,实现了“城镇化”。伴随着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怎么发展?
在南庄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近年来,村里开展了一系列招商引资项目,但是入驻的企业需要的劳动人才与村里留下的村民的技能无法匹配。反而是来自豫皖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随企业迁入的多。本地居民在身体基础(如视力、体力)和技术能力上都没办法适应现代快速的生产线需要。
钱小勇作为村里的副书记,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此次前来浙江大学学习之前,他就走访了不少村民,去实地了解村民们的生活实况。来到浙大之后,他从课堂上了解到了浙江“藏富于民”的状态以及民营经济遍地开花的情况,引发了自己的深入思考。怎么样能够让村民的口袋富起来?
钱小勇在村里工作
为农民创收想破脑袋的他,终于在此次培训学习回去以后开始着手于两个非常具有东台特色的项目——一个是“发绣”,一个是“陈皮酒”。
“发绣”是江苏东台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种之一,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间,是以头发丝为原料,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品,刚开始是为了表达对佛祖的虔诚,后到元明时期题材逐渐广泛,现多为国家收藏珍品或外交礼品。
“陈皮酒”是江苏省东台陈皮酒厂的传统名产,据《古盐城志》记载,陈皮酒始酿于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最初称“八珍汤”,是范仲淹为治母病遵医嘱,以稻米和陈皮、党参等多味中药材为原料配制而成的滋补酒。到清乾隆年间,东台陈皮酒已发展到相当规模。
联系到课堂上学习到的浙江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经验与实践,钱小勇考虑到,发绣和陈皮酒作为东台的地方特色产品,可以打造成品牌,彰显东台的文化形象,这一直是地方政府所倡导的。而且发绣和陈皮酒的生产流程对于工作时间与地点要求较为宽松,工作强度与体力支出也比现代化生产线的工作要求低,钱小勇认为,这是很适合南庄村村民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当他来到浙江,看到浙江地方经济的发展,听完老师课堂上的讲授之后,钱小勇更加坚定了行动的决心和勇气。
东台发绣
此外,钱小勇一直在研究乡村旅游。此次来到浙大培训,课堂上老师讲到了很多浙江当地农村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民房改造,也给了他不少启发。以前,东台地区的乡村旅游就是把苏南、上海等地的游客拉过来吃喝玩乐一圈就走,没有太多的特色,但是随着农村旅游的发展,完全可以为游客提供2-3天的深度旅游。钱小勇希望能够将培训过程学到的知识,结合东台实际,通过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模式推广旅游定制服务,做一些田园采摘等深度旅游项目的开发,让村民的口袋实实在在富裕起来。
采访结束时,钱小勇发来了东台市城东新区里的旅游超市照片,村民酿造的陈皮酒已经作为旅游产品进行了展示和销售,实现了与乡村旅游的紧密结合。
带队学员高占:在一流大学和电商之都学知识增本领
高占是《大学生村官园地》编辑部记者,他是作为此次培训的带队领导参与培训的,培训结束以后,他根据培训期间的记录,写出了1200余字的《在一流大学和电商之都学知识增本领——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两学一做”系列之电商扶贫专题培训侧记》一文并刊发在由江苏省委组织部主办的《大学生村官园地》上。
右一为学员高占
回顾起在浙大的学习生活,高占说,那是一段快节奏的培训生活,是投身农村扶贫战场的有益充电,是学知识、开眼界、了解电商、探索扶贫路径的好机会。脱贫攻坚还在进行,大学生村官力争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而扶贫需要“五子登科”,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能找对发展的路子、能想出致富的点子、能增加百姓的票子、能丰富群众的脑子、能摘掉贫困的帽子。在浙大,一一给出了答案,让我们明晰了路子、学到了点子、丰富了脑子…“一次浙大行,一生浙大情”,浙大的精神是求是,是创新,大学生村官电商扶贫的模式也是要因地发力、落实创新。大学生村官扶贫还在路上,以浙大精神引领,更有底气地奔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浙江大学与其他院校培训课程的区别上,高占说,浙大培训主题针对性强,专家教授观点独到、高屋建瓴,对扶贫工作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但对具体的人群——村官而言,如何对其扶贫工作有更加适用的指导需要我们在做细、接地气上下功夫。
关于电商培训,他表示,下次培训还可以增设电商创业指导等实用课程。对于此次现场教学点的梦想小镇,高占认为梦想小镇的起源和发展基于杭州的电子商务总体发展,虽然不一定能完全复制到江苏,但梦想小镇依然让大家开阔了眼界,并让村官群体们有所触动,对创业有所指导,让大家看到了可以试着去努力的空间和方向。
作为一位日常与许多大学生村官交流的编辑,高占认为,大学生村官群体是一个充满理想信念的群体、是一个充满创业富民服务为民情怀的群体、是一个不忘初心勇于践行担当的群体。
采访最后,高占分享了与大学生村官共勉的三句话:越努力越幸运;人生有得有失,但人生不能患得患失;把职业当事业干,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
后记
2014 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复信中指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数十万大学生走进乡村,热情服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你们的付出和贡献,农民群众有最真切的感受,我看了很多反映大学生村官事迹的材料,为你们的进步和成绩感到高兴。希望你和所有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已经连续2年承办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也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优势,成为大学生村官这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群体的知识的更新泵、思想的活水源!
(继续教育学院党政办公室 卢海燕供稿)
(更多浙大培训动态请登录浙江大学高端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