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供:浙江大学高端培训网)
发布日期:2017-10-31 访问次数:2045次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所有高校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为进一步把握好高校发展的政治方向、学术方向、育人方向、服务方向,处理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系,8月4日至9日,由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高校工委主办,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高校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在华家池校区顺利举办。吉林省属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及民办高校的校(院)长5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研讨班主要围绕高校党建理论、高校转型发展、高等教育改革、高校管理创新模式、高职院校发展五个方面开展,期间邀请了10位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和学者开展了专题教学。培训班采取专题教学、学员论坛、发展论坛、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依托浙大平台,发挥培训优势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部署,浙江大学坚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坚持特色发展,坚持政府、企业与学校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浙江大学作为高教改革的发展典范,一直致力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和社会发展。继续教育则是学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本次培训中,学院依托浙江大学的平台,充分发挥自身运行体制改革后的综合优势,充分整合课程,汇聚优秀师资,充分发挥了浙江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和“浙江经验”优势。
浙大的改革发展经验和“浙江经验”都来源于实践探索。在本次培训的前期筹备阶段,委托方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和浙江省的区位优势,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本次教学师资优选了6位分别来自于浙江教育系统的管理部门与高校的老师,例如在加强高校科研工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方面,邀请了浙江大学分管科学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的副校长严建华,主讲“加强科研建设,推动高校创新驱动发展”专题,他针对学校近年来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网络格局”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了对策建议。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专题方面,邀请了浙江省教育厅巡视员鲍学军,主讲“以‘四个意识’为引领,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解读”。这样的师资与课程安排保证了教学内容既具有视野高度,又能与实践密切结合,很好地为学员们提供了“两浙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培训中对“两浙经验”的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有助于参训单位更好地开展人才培训和科技创新,为打造高等教育强省,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二、对话交流,共谋高校发展长远格局
本次项目开展之前,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高校工委多次沟通,并参考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意见,针对高校转型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为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育模式,采用了“课前学员分享、课后交流提问、发展论坛对话”三种方法,促进了思考,开拓了学员视野,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多方交流。
第一部分:围绕吉林实际,开展课前分享。为促进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提升教学效果,本次培训安排了课前分享环节。项目筹备前期,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高校工委精心遴选了8位具有代表性的学员,要求他们认真筹备,针对所在院校发展的先进做法、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分享交流。在校学习期间,长春理工大学校长于化东、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宋柏林、吉林师范大学校长杨景海、东北电力大学校长蔡国伟等8位学员按照要求作了分享。例如杨景海针对“师范类院校的特色保持、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师范类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着“特色缺乏、学生就业岗位脱离所学专业”等问题,而全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存在着“乡村教师短缺、教师职业化培训不足”等问题……此类问题不仅反映了吉林省的个体现状,也反映了全国师范类院校的普遍状态。通过这种每天课前开展的半小时持续分享,既让全体学员了解了省内兄弟院校的发展情况,也更好地促进大家积极思考,谋求答案,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第二部分: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师生问答气氛热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把课程讲授比如“传道”,那么课后问答则是更有针对性的“解惑”。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预留了课后提问时间。学员们针对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开展提问,老师逐一悉心回答。例如在鲍学军老师授课提问环节,学员们提出“学生劳动观念欠缺怎么解决”“民办高校党委的作用如何发挥”“浙江省是如何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有什么可借鉴经验”“浙江省教育厅是否考虑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管起来,是否有立项及资金支持”等问题。鲍学军则详细介绍了浙江省的情况,例如“浙江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考核,民办高校党委要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等……这种问答模式充分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促进了吉林、浙江两省教育界同仁的交流。
第三部分:碰撞思想,启迪智慧,齐聚一堂对话发展。如果把每天的课前半小时分享比作“点心”,那么8月8日围绕如何深入实施高教强省战略、实现建设“两个一流”的任务目标举办的发展论坛可谓一次思想碰撞交流的“大餐”。论坛邀请了厦门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校领导作为嘉宾,由时任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何钦铭主持,从厦门大学建设发展、上海一流学科布局规划等内容出发,展开对话交流。学员们发言内容针砭时弊,包括当下国内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是否合理、人才流失海外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省市教育生态环境与整体布局、通才与专才培养、高校特色与优势如何保持等问题,充分展现了本班学员善于思考的良好风貌。同时,论坛嘉宾的解答也让大家耳目一新,促进了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的思考。
本次论坛邀请的嘉宾中,陆靖曾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参与部署过上海高校布局规划相关工作,他从政府战略规划、教育政策制订等顶层设计工作方面给予了参考建议。何钦铭作为浙大计算机学科博导,对教学与科研相关工作提出了独到见解。例如,何钦铭指出,“教学与科研联系密切,我赞成对科研进行分类。此外,无论是‘985’院校还是一般院校,首先要学会怎么做科研。科研是有方法的,例如通过派遣学生到国外学习,加大引进海外人才,可以对如何发表SCI文章探索一条出路。”他提到宁波大红鹰学院的案例,肯定了其在教学上“做专”的思路。另外,他认为现在国内高校存在着教学方法创新不足,给学生的压力也不足……这些深入浅出的描述让学员受益匪浅,为大家科学规划发展方向、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最优路径提供了借鉴。
三、依托组织优势,发挥学院力量
一流的高端培训不仅需要良好的平台,也需要优秀的组织实施。作为浙江大学的直属办学单位,继续教育学院秉承着“求是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高端培训的新模式、新路子,努力实现“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目标。2015年以来,学院启动了运行体制机制改革,设立了浙江区、华东区、华北华中区等七个市场开拓大区,以及企业培训部等市场开拓部门,彻底实现了市场开拓区域化。同时,通过设立教学部、学务部、后勤部等业务支撑部门,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了学院能够充分集中力量开展教学研发、师资整合、后勤服务等工作,使得学院的办学实力再上新台阶。此外,在培训质量管理方面,设立了培训办和质控办,借助信息化手段,在项目全周期开展规范管理。例如在学员评价环节,通过移动信息平台收集学员意见,从而不断改进与完善服务。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继续教育学院犹如一台精密配合的发动机,各零件部位快速运转,协同发力,共同为项目提供全力保障。
本次培训由学院专门统筹调度并成立了专项项目组,由项目主任和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具体实施工作。项目前期,学院与委托方密切沟通,确定了基本的教学方案。5月24日,吉林省委组织部干教处副处长白绩丰一行来到学院,考察了教室、住宿、餐厅等硬件设施,肯定了学院的办学优势和条件,并表达了探索吉林省和浙江省干部教育合作新模式的期望,初步确定了本次培训举办的具体细节。
与此同时,学院内部紧锣密鼓配合项目进度,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教师聘请方面,通过反复论证与沟通,根据系统师资库遴选老师,进行确认约请;在后勤服务方面,根据培训学员人数预约教室、宾馆及教学期间所需车辆,与用餐酒店沟通学员餐饮口味等细节,确保学员在培训期间对食宿行满意;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提前安排好学员接送、教室布置、课前引导、课外活动组织等工作;在项目管理与质量监控方面,质控办依据系统里的学员评价数据统计分析,撰写了一份3000余字、内容详实、对后续办班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吉林省高校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质量评价报告》,直面问题,力求改进,充分体现了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