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3 访问次数:62次
10月11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浙大干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迎来了辽宁省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68名学员,他们扎根田间产业,将在这里开启为期一年的定制化培育。这也是浙大干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自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以来,连续第四年承办辽宁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浙大干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针对“头雁”项目的特点,多次开展训前调研,以辽雁产业发展的切实需要为出发点,结合浙江产业发展优势及浙江大学学科优势,以提升辽雁认知水平、技术迭代、管理能力、专业知识为目标,使培育课程进一步匹配实际发展需求。
本次培训采取“四个一”的培养模式,即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的培育需求,通过搭建“头雁与头雁”“头雁与导师”的持续性交流互动平台,突破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为“头雁”学员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成长赋能。
导师帮扶是浙江大学“头雁”项目的一大亮点。浙大干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精心组建了一支由产业导师和创业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双导师帮扶模式,既为“头雁”学员提供来自产业一线的实战指导,又能给予专业的创业理论支持。
2024年1月,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隆重召开了“头雁”项目优秀指导教师表彰会暨项目阶段性总结会议,导师们围绕“头雁”项目,积极探索“头雁”工作高质量新思路新路径。
导师们将聚焦“致富”与“带富”双重目标,通过线上线下调研走访,帮助学员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帮扶精准有效,提升培训实效。
近年来,浙大干训基地、继续教育学院以学员为中心,持续打造浙江大学圆桌论坛与“头雁会客厅”线上直播课程,开设各省市“头雁”学员专场、导师专场,进一步推动“头雁”学员交流和产业融通。至今已推出三十一期,累计收看人数15万余人次。
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如“头雁学员”平台建设与运营服务、数据库建设等项目,为教育培训的系统升级与整体智治提供有力支撑。
· “一年培训、长期服务”的终身教育理念,使得“头雁”项目相较于传统培训,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共同体和资源对接平台。
(来源: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